飛機維修行業有一個工種:無損探傷檢測員,他們的工作性質和醫院里的B超員或X光檢查員類似,也是通過不同的檢測方法查看"病情",只不過他們的患者是飛機和大大小小的各種零件。通常到醫院看病,醫生會根據發病部位建議進行相應的檢查,如拍X光片、做B超或CT等,無損探傷檢測也會針對缺陷的位置使用不同的檢測方法。查找零件表面缺陷,紫外線燈/黑光燈熒光滲透檢測就是其中之一。
在大多數航空單位,檢測發動機零件表面缺陷常用的是熒光滲透檢測法。紫外線燈/黑光燈熒光滲透檢測法需要把熒光滲透劑滲入工件表面的開口缺陷中,然后去除零件表面多余的滲透劑,再在零件表面涂上一薄層顯像劑,在黑光燈下觀察缺陷顯示。紫外線燈/黑光燈熒光滲透檢測似乎聽起來挺簡單的,具體操作起來可不那么容易了,具體分為如下幾個必要步驟。
1、先零件沖洗要把握好度。走進發動機分部的無損探傷工作區,會看到好幾個方形的池子,里面放著不同的液體。戴著白色口罩的小伙子把一大堆的零件從一個池子移到另一個,每一個被檢測的零件都要經過浸泡、清洗、烘干、顯象和熒光檢查的過程。浸泡是為了讓熒光滲透液充分地進入零件表面的開口處,浸泡時間要遵照手冊實施。
2、清洗是**步,這個環節可不簡單。一位從事這項工作30多年了的發動機分部清洗/無損探傷工段老師傅說:"適度的沖洗對于后面的檢查結果很重要。"師傅說,這是個需要技巧的過程,如果過度地清洗,可能會把滲透到零件缺陷內的熒光劑洗掉;如果沖洗不足,檢測時會呈現出大片的綠色背景,干擾檢查。"紫外線燈/黑光燈下辨真假。
3、過清洗和烘干后,零件表面還需要涂抹干粉顯象劑,進行放大顯示。這個過程有點像用紙巾吸水一樣,當把干粉顯象劑涂在零件上后,滲透到零件缺陷內部的熒光滲透液會**粉吸附上來,顯現出缺陷的形狀,而吸附量的多少也能大體反映出缺陷的深度。
4、經過前面這些環節后,零件被送到了一間暗室里,檢測人員戴好護目鏡,手持紫外線燈/黑光燈,開始"尋找綠光行動"了,這是個考驗技術和能力的環節。熒光滲透液在黑光燈照射下會顯現出明亮的綠色,但不是所有綠光的背后都隱藏著缺陷。
需要注意的是在檢查過程中,很可能出現假的顯示,檢測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前面的每一個環節,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對工作的重視程度,對于提升檢測的可靠度和可信度有重要作用。
其他無損檢測儀器:超聲高溫耦合劑、鐵素體含量檢測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