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污染對工作者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我們先前文章講到焊接車間主要的污染源分類,今天我們繼續講述焊接污染對焊接工作者的危害以及相應的防護防治措施,提高焊接工作者的**意識,確保其人身健康**受到大的保護。
焊工職業病的發生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焊接煙塵和氣體的濃度與性質及其污染程度,焊工接觸有害污染的機會和持續時間,焊工個體體質與個人防護狀況,焊工所處生產環境的優劣以及各種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只有在焊工作業環境很差或缺乏勞動保護情況下長期作業,才有引發職業病的可能。焊接職業病的發生各種焊接污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焊工職業病包括焊工塵肺、錳中毒、氟中毒、金屬煙熱及電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學污染(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醫學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胸悶、氣短以及有時咯血。物理污染的醫學臨床表現則多種多樣。噪聲可導致操作者煩躁、**;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為神經衰弱綜合癥,例如頭昏、乏力、心悸、消瘦、脫發等;焊接過程中光輻射會導致電光性眼炎的發生,輕者眼部不適、有異物感、重者眼部有燒灼感和劇痛。
焊接車間污染的防治措施,防治焊接車間污染的途徑有污染源的控制、傳播途徑的治理、個人防護。
1、污染源的控制
焊接過程中產生的各污染種類和數量取決于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及操作者的技術能力。
(1)選擇成熟的工藝和設備
不同的焊接工藝產生的污染物種類和種類有很大的區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選用成熟的隱弧焊代替明弧焊,可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在生產工藝確定的前提下,應選用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設備。應采用低塵低毒焊條,以降低煙塵濃度和毒性。在選購新設備時,應注重設備的環保性能,多選用配有凈化部件的一體化設備。
(2)提高操作者技術水平
高水平的焊接工人在焊接過程中能夠熟練、靈活地執行操作規章,如不斷觀察焊條烘干程度、傾斜角度、長短以及焊件所在位置情況,做出相應的技術調整。與非熟練工相比,發塵量減少20%以上,焊接速度快10%,且焊接質量好。
2、傳播途徑治理
(1)焊接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控制
焊接煙塵及有害氣體的治理在傳播途徑上的控制方式包括**通風和局部排風。
**通風也稱稀釋通風。它是用清潔空氣稀釋空氣內空氣中的有害物濃度,使室內空氣中有害物濃度不超過衛生標準規定的允許濃度,同時不斷地將污染空氣排室外或收集凈化。它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
局部排風是對局部氣流進行治理,使局部工作地點不受有害物的污染,保持良好的空氣環境。
(2)噪聲控制
焊接車間的噪聲主要為反射聲。因此,應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車間內的墻壁上布置吸聲材料。根據監測表明,在空間布置吸聲材料可降低噪聲30dB左右。
(3)高頻電磁輻射控制
施焊工作應當保證工件接地良好。同時加強通風降溫,控制作業場所的溫度和濕度。
(4)光輻射的控制
焊工應設置防護屏,防護屏多為灰色或黑色;并應在車間墻體表面采用吸收材料裝飾。這樣可起到減少弧光的反射,保護操作者眼睛健康的作用。
3、個人防護
個人防護是指在焊接過程中為防止自身危險而采取的防護措施。目前,個人防護用品根據各種危害因素的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種類多,如面罩、頭盔、防護眼鏡、**帽、耳罩、口罩等。在一些特定的場所,如水下、高空中、罐中或船艙中進行焊接工作時,由于受到場所的限制,整體防護難以實現,這時,個人防護成為主要的防護措施。
焊接車間的污染種類多,焊接污染對工作者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應從污染源、傳播途徑、個人防護等方面進行綜合治理。工礦企業應根據各自的生產特點,實際情況等制定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保證焊接工人衛生**,祝大家心身健康。
焊接相關檢查儀器:超聲波探傷儀、焊縫鐵素體含量檢測儀。